核心閱讀
向高質量發展轉型是新時代出版業發展的重要趨勢,編校質量是出版物質量的基礎,是內容建設的重要環節,提高編校質量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當前,編校質量問題仍然十分突出,已經成為編校工作的難點、出版業務管理的痛點、影響高質量發展的短板之一。編校質量建設要堅持問題導向,把握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深入分析編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從宏觀與微觀、當前和長遠、意識與能力、制度與機制等多個層面系統構建,創新編校工作舉措,開創編校工作新局面。
堅持高質量發展是出版進入新時代的新要求。出版業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化繁榮興盛,關鍵要落實到出版物質量上,要靠精品力作的不斷積累,要靠精品出版水平的不斷提升,要靠大量弘揚正氣、增強底氣、灌注生氣、接住地氣的高質量出版物。
堅持高質量發展是深化出版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當前出版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矛盾焦點在于供需錯位、不充分、不平衡,在于低端供給、無效供給過多過濫,而有質量的供給,尤其是高質量內容的供給嚴重不足。質量是出版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線,堅持高質量發展,持續深化供給體系改革,堅決淘汰粗制濫造、跟風出版、重復出版,不斷提高內容供給質量,不斷豐富多層次、多方面的優質內容,才能化解供需矛盾,在更高水平和層次上完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任務。堅持高質量發展是打造精品力作、攀登出版高峰的必然要求。精品之精、力作之力在于質量,高原之高、高峰之高也在于質量。只有堅持用文化情懷砥礪品位格調,用思想藝術夯實內容價值,用工匠精神提升質量水平,從粗放式發展、跟風模仿式發展、高速度發展走向高質量發展,才能從整體上提升精品出版水平,才能立足時代,繼承創新,打造更多精品力作。
當前編校工作中的突出問題
責任心不強。錯字、漏字、顛倒字等低級差錯普遍存在,是編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從編校質量不合格出版物的差錯類型來看,低級差錯占比最大。出現低級差錯的主要原因在于編校人員責任心不強、責任落實不到位,沒有逐字逐句地編校書稿,即使看了也沒有用心比較、判斷、查證。編校工作,責任心是第一位的。責任心缺失,就會導致心態浮躁、工作馬虎、質量不高;沒有責任心的強有力支撐,編校人員就很難坐得住冷板凳,全身心投入,練就高水平業務能力。
專業功底不牢。字、詞、句、拼音、標點、數字等差錯高發,政治、歷史、文化、語言、科技等知識和事實判斷能力較弱,封面、版權頁、版式、格式等規范把握存在漏洞,是很多出版單位編校質量的現狀。有的編輯專業功底不扎實,低層次、低水平編?,F象突出,有的編輯缺乏好疑、勤查、善辨、慎斷的習慣,編校知識和經驗體系不成熟。編校是堅持不懈、久久為功的苦功夫,是既博雜又專精的硬功夫,是能做到“萬無一失”的真功夫,只有勤學苦練,堅持查漏補缺,用心積累知識和經驗,一步步打好專業基礎,才能在關鍵時刻看出問題、辨別是非、判斷對錯。
工匠精神不夠。事非經過不知難。一個優秀編輯的“火眼金睛”和敏銳直覺,源自不為人知的付出、堅持不懈的積累、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離不開多年如一日的刻苦、執著、較真;一本經得起各種檢驗的高質量出版物,不是一氣呵成、一蹴而就的,而是投入大量精力,綜合運用知識、經驗和眼力,靠用心、細心、耐心一字一句磨出來的。從主管部門抽查到出版單位自查中,不僅有相當一部分編校質量不合格出版物,還有較多處于臨界點如果從嚴就不合格的出版物,除低級差錯普遍存在外,知識性差錯、搭配不當及句子成分殘缺、雜糅等語法錯誤的隱患較大。編校工作缺乏工匠精神,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選題和三審把關不嚴?;ヂ摼W時代加速推進,創作門檻不斷降低,給編校工作帶來新挑戰。有的作者層次較低、水平有限,書稿難以達到出版要求;有的書稿文本質量太差,形近錯、同音錯、語法錯俯拾皆是,盡管編輯一改再改,差錯仍然防不勝防;有的出版社跨專業出版;有的編輯跨專業編校,導致出現較多專業性差錯。這些問題的發生,不僅在于編校環節的疏漏,更在于選題論證和三審環節把關不嚴,降低門檻,守不住底線,在源頭埋下質量隱患。
編校制度落實不到位。從編校差錯來看,有的差錯看起來簡單可笑卻一路過關,有的出版社不合格圖書較多,甚至出現高差錯率圖書,有的內容把關不嚴,這些說明有的出版社編校制度落實仍不到位,沒有根據本社專業方向、書稿特點、發稿量、編校人員情況、編校質量現狀建立有效的質量保障機制,缺乏應對作者多元化、書稿質量整體下降、發稿量增加、年輕編輯越來越多等現實難題的實招、硬招。
從源頭入手堅持系統建構
編校能力是出版單位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出版單位承擔使命和責任、參與市場競爭、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基礎。編校工作既是一項傳統工作,又面臨著新情況、新問題、新要求,對編校人員而言,沒有兩本完全一樣的書稿,知識和經驗的積累沒有止境;編校工作既是專業性工作,又是綜合性工作,既要分工,又要協作,呈現出系統性、長遠性、復雜性等特點。編校質量建設要突破傳統框架和思維,面向新時代新要求,從宏觀與微觀、當前和長遠、意識與能力、制度與機制等多個層面系統構建,堵住漏洞,補足短板,強化根基,應對變革,努力攀登專業高峰,大力推進高質量發展。
增強質量意識,提高編校能力。意識是總開關,任何知識、能力、機制、制度都要與編輯的主觀意識互動才能發揮作用,再成熟、再有經驗的編輯,意識一旦放松,同樣會出差錯。不有心、用心、專心,不日積月累、積微成著,就無法做到“萬無一錯”。要牢固樹立質量意識、責任意識、精品意識,認真學習政策、標準、規范,大量涉獵、積累本社專業領域內的常識、知識,用心搜集、分析各種差錯案例,養成一點一滴積累、逐字逐句辨別的編校習慣,練就過人的基本功,不斷提高專業水平和素養。質量建設沒有止境,要用更嚴的尺子衡量自己編校的書稿,用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的工作,杜絕低級差錯,守住質量底線,努力追求更高水平和境界。
從源頭入手加強把關。加強選題三級論證,重點論證選題質量,關口前移,嚴格淘汰低質量選題,對于作者層次低、書稿質量差、沒有效益的選題要堅決淘汰、撤銷。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嚴格控制跨專業出版、跨專業編校,慎重出版非本社專業領域的出版物。嚴把三審關,提高三審質量,針對不同類型的書稿提出具體的質量要求和辦法,對于一些問題較多的書稿,重點盯防,嚴格把關,從源頭堵住質量漏洞。
建立知識與經驗傳承、共享機制。編校工作不是一個人的單打獨斗,而是出版單位知識和經驗體系的比拼。一家品牌出版社,一定是擁有成熟先進的知識和經驗體系并有效傳承發展的出版社。當前,出版單位不斷遭遇新挑戰,一方面,大量新型選題、內容和表述方式,尤其是帶有互聯網時代特征的內容模式進入出版業,生產速度加快,另一方面,人員流動加快,大批年輕編輯進入出版社,而編輯的成長成才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要高度重視編校等專業知識和經驗的梳理、總結,讓年輕編輯站在出版社已有知識體系之上成長,而不是從零起步。要建立專業化傳幫帶機制、知識經驗共享機制,通過建立編校案例庫、編校知識庫,建立微信群、QQ群等方式,推動知識和經驗及時共享、有效傳承,引導年輕編輯質疑、求教,促進老編輯、骨干編輯解答、分享,充分整合利用社內知識資源,提升核心競爭力。
持續抓好學習培訓工程。出版單位要創新形式,拓展渠道,豐富載體,開展線上線下多種形式的出版業務培訓,既培訓專業知識,也培訓方式方法,既抓基礎性培訓,也抓深度培訓、重點與難點培訓,既積極參加各類行業培訓,也有針對性策劃、組織社內培訓。以有效實用的培訓帶動交流、強化學習,促進學用相長,把學習培訓作為把握新要求、應對新難題、解決新問題的重要抓手,把學習培訓打造成促進編輯成長、出版單位發展的基礎性工程。
進一步加強制度、機制建設。要狠抓選題論證、三審三校、責任編輯、重大選題備案等制度執行,嚴格按照國家新聞出版署要求檢查制度落實情況。要充分借鑒同類出版社、兄弟出版社的好經驗、好模式,靈活運用互校、互檢、印前質檢、印后專項檢查等方式,充分運用社會效益考核、質量獎懲措施,不斷健全質量保障機制,營造重視質量、重視編校的文化氛圍,大力弘揚工匠精神,開創與高質量發展要求相適應的編校工作新局面。
(作者單位: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浙江頭條)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