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遼寧省環保廳獲悉,為強化監管,推動全省河流水環境質量改善,根據《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遼寧省河流斷面水質污染補償辦法的通知》等規定,省環保廳、省財政廳日前聯合印發了《遼寧省河流斷面水質污染補償資金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細化和完善了相關政策措施,進一步構建約束與激勵并舉的河流水質監管長效機制。
《辦法》理順和規范了入省斷面、入海斷面、重要支流河口斷面補償資金的兌付方式方法,對未在規定時限內主動兌付超標補償金的地區,補償標準相應提高10%,一并通過省市財政結算強制執行,建立了“主動補償與不主動補償”區別對待的工作機制,引導各市積極落實主體責任,主動履行河流水質超標補償義務。
《辦法》規定,省統籌補償資金除安排跨省界斷面補償外,剩余資金按照因素法分配,全部用于河流水質全部達標地區及河流水質改善程度較大地區的獎勵,并以年度河流斷面水質監測結果為主,兼顧水污染防治工作考核、治理任務量、績效評價等情況,獎優罰劣,建立“獎勵改善、獎勵達標、鼓勵好干快干”的獎懲機制。
《辦法》還規定,分配各市的補償資金全部切塊下達,具體項目及補助金額等均由各市結合當地實際研究確定,優先用于保障已建成水污染處理設施的運行和對水環境質量改善影響大、見效快的水污染防治項目,增強市縣統籌能力,使資金投向更精準。同時,為避免出現“資金等項目、項目管理不規范”等問題,各市安排補助的項目原則上要從省級項目儲備庫中擇優選取。
《辦法》強化信息公開,要求各市環保、財政部門應在門戶網站上公布專項資金安排和使用的情況、項目安排和具體實施進展情況等信息。通過主動公開相關信息,推動各市不斷提高資金和項目管理水平,更好更快做好水污染治理相關工作。(張茉)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浙江頭條)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