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視制播機構集體倡議對明星“一刀切”限酬之后,也有業內人士對這次整頓治理中如何維護行業的前進方向進行了更深入的思考。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前天就發出《團結一致,自律自強,維護影視行業健康發展》的聲明,呼吁行業需要發展,規則需要公平,從業者需要被尊重。
中國電影導演協會認為,目前國內影視行業的總體發展是基本良性的,絕大多數從業機構是在合法經營,絕大多數從業人員的薪酬是合理合法的,不能以偏概全,惡意煽動,進而對于全行業污名化。污名化對合法從業者特別是基層從業者缺乏基本尊重,對影視行業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只能起到負面作用。影視業內的薪酬和制作經費等經濟問題、行業合同管理等問題,是市場行為,應該交由市場調節,交由工商和稅收部門監督調控。
聲明中指出,少數從業人員不合理的“天價片酬”造成制作費用受限,從而影響創作質量也是導演群體經常面臨的問題,而少數從業人員和公司可能存在的偷稅漏稅行為更是令人感到憤慨。中國電影導演協會認為,目前造成行業內某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絕不僅僅是“天價片酬”和“偷稅漏稅”這些公共輿論的熱點問題。政府部門應該管理的、業內公司應該共同重視的是市場公平問題——諸如一段時間以來在某些平臺和制作機構之間存在的收視率、點擊造假、電影票房造假、制作發行壟斷、宣發惡意競爭,乃至金融資本將影視作品工具化等現象,同樣是會妨害行業發展的癥結問題。
對此聲明,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以及影評人譚飛,昨日進行了解讀。
限酬行動不能變為
群眾性的批判運動
問:請問二位對近日的演員片酬限價一事以及導演協會聲明怎么看?
尹鴻:明星片酬問題,其實幾年以來一直是社會輿論關注的一個焦點,也受到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F在是在社會輿論的壓力之下,行業有一個基本共識,就是應該更好地去協調產業相關環節的關系,更好促進影視行業的發展。這是一個大的背景。
其次,在各種力量的推動之下,大家也在想辦法怎么能做到對價格的一些限制。包括最近出現的各大平臺、各大影視公司關于限價的一些宣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回應輿論的一些壓力,是一個積極的信號。當然是否最終能夠實現實際上還有漫長的道路可以走。
第三個問題,其實就是導演協會聲明所表示的,我們要防止對影視行業一些不良現象的批評,演化成一場群眾性的批判運動。這個行業在過去的十年當中取得了非??焖俚陌l展。
當然因為跑得太快,難免會有許多坑,但是我們應該相信行業在市場的推動之下,在市場成熟的過程當中,會有一定的自我調整調節的能力。所以我們希望它不要變成一個運動式的治理。運動治理表面看起來轟轟烈烈,實際上會有很多后遺癥,也會影響這個行業自身的有序發展和變化。
譚飛:怎么限,是相對限還是絕對限,一直以來都有巨大的爭議。我認可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的聲明,我覺得是比較客觀和有高度的,特別是第五條提到的政策指導、市場調節、行業自律,必須并行才能保證。影視業的正常發展,要在法律的前提下進行,不能朝令夕改,破壞其嚴肅性。經過周密調查研究后出臺的方案才能保證行業的良性可持續發展。
影視業除了高片酬,
還有假收視、假產品
問:業界擔心抑制“天價片酬”落實難,怎么看?
譚飛:這種限價,愿望很美好,但是你知道現在很多強勢的明星,他們有很多方式來變相獲取更高的片酬。所以我覺得還不能太樂觀。但是,是不是有了這個開始就會變好?我是認可的。有了點上的東西,遲早會帶到面。
天價片酬其實只是影視行業問題的一個環節,還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說收視造假,播出平臺的欠款,這些都是可能非常嚴重的困擾。中國影視發展的問題,如果你只解決“這個”而不解決“那個”,那“這個”也難落實。
尹鴻:凡事欲速則不達。不要想我們今天有個宣言,明天就能解決。他其實是說觀念意識管理、產業成熟各方面一起作用。中國影視業的發展很快,所以我們要相信給它一定的時間,它有能力可以把這些問題逐漸解決。
這一輪管制的效果可能還需慢慢觀察,但我還是說他有積極的信號——那就是使得各個方面都開始關注這個問題。當然,我們不必過度放大,要相信社會輿論的監督和行業自身的成熟,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好這個問題。
所以從最終來講,我們還是希望這一次的限價行為,不要是一個運動型的解決,而是推動行業內各個方面充分認識到合理的產業鏈環節對于整個行業發展的長遠價值和意義。隨著產業的成熟、隨著市場集中度的提高、隨著這些領導性企業真正愿意表率性地承擔好責任,我們就能夠逐漸讓影視圈的一些亂象得到改變。政府更多的是增加市場監督,把假收視、假產品等問題管理好,做好有法可依。
片酬占比五成以下為國際通例,
中國常占到六七成
問:九大影視制作公司發表的聯合聲明中,提出單個演員的單集片酬(含稅)不得超過100萬元,總片酬(含稅)最高不得超過5000萬元,兩位怎么看?
尹鴻:片酬究竟多高算高、多低算低,不同類型、不同作品,其實差異非常大。不見得拿一百萬就不算高,也不見得拿一千萬就算高,實際上,很難判斷。這個限定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種社會共識,是大家都希望來調整好關系。但是我們要防止過猶不及,防止一擁而上地來批評這個行業。如果讓這個行業自身不能推出優質的作品,最終受害的還是觀眾。
譚飛:這樣的聯合聲明,我的看法是它具體怎么執行和執行后是有什么效果。這些,現在還無法完全預言。因為這個行業的問題不是單個問題,不只是演員片酬的問題。演員,其實有他們弱勢的一面,應該說中國現在影視的問題是結構性問題。
問:單集片酬(含稅)不得超過100萬元,最高不得超過5000萬人民幣在當下的影視市場,是否合理?
尹鴻:大部分國家,片酬在整個制片比例當中,都應該控制在百分之五十以下,但是中國現在達到百分之六七十的都常有發生。這樣確實會影響到制片的質量。更要命的是,現在演員簽的都是稅后片酬,加上稅這個價格就更高了。所以為什么現在這個問題變得對整個行業影響如此大——不光是片酬,還有誰交稅的問題。一些代扣代收稅,會帶來很多負面問題。
至于100萬、5000萬,這只是一個高限。不同的產品、不同的類型,其絕對價格的標準差異是非常巨大的,很難用單一標準去判斷。
譚飛:我覺得片酬占比是百分之三十到四十比較合理。但限制片酬,不代表這些錢就轉到其他制作成本上,真的不要這么天真地認為。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浙江頭條)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