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里約熱內盧8月3日電(記者 陳效衛) 聯合國糧農組織近日指出,到2050年,世界可耕地將增加6900萬公頃。其中,巴西可耕地增長量為4900萬公頃,占世界總增長量的71%。
“以一身系天下之安?!?,巴西貢獻何以如此之巨?
誠然,這與巴西的“天賦異稟”有關。巴西面積850多萬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五。但與排前四位的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不同,巴西緯度低、溫度高、降水多,沒有寒帶凍土和沙漠戈壁,是標準意義上的地大物博。
不過,任何資源都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沒有后天的保護,再富裕的國家也會淪為坐吃山空的“富二代”?!百Y源詛咒”描述的就是這種情況。
巴西也曾有過刻骨銘心的教訓。素有“地球之肺”和“天然寶藏”之譽的亞馬孫熱帶雨林,總面積750多萬平方公里,其中巴西占60%強。上個世紀下半葉,巴西為發展經濟,不惜在“廣闊天地”里砍伐森林,開采煤礦,養牛放牧,燒荒墾地等,導致幾十萬平方公里的森林淪為寸草不生的沙礫。
到上世紀90年代,巴西人痛定思痛,開啟了“拯救亞馬孫”的偉大征程。為保護該地區生態和自然資源,巴西政府1991-2000年間累計投資近1000億美元。2000年以來,巴西建立了面積達150萬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自然保護區,2000-2017年巴西境內森林砍伐量降低了80%多。
與此同時,巴西也強化了立法。目前巴西環境法達2萬多條,是世界上環境法最多的國家。其中世之罕見的“破壞大自然罪”屬重罪,違者可被“先判后審”。環境法還規定:任何企業在施工前,都必須進行耗時長達1-2年的環評;施工期間一旦有破壞環境的情況,企業會面臨數千萬元的重罰乃至停工的危險。
巴西近年來的經濟不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環境法過于苛刻的結果。反過來看,如果一味“戰天斗地”,充分開發,以巴西資源之豐富,過上“好日子”并非難事。僅僅以農業為例,巴西有優質高產良田3.88億公頃,其中9000萬公頃尚未被利用。這些“閑置”的土地若作為國土面積計算,在世界排名中也將傲居第31位。
愛爾蘭著名作家奧斯卡·王爾德在洞察人性弱點后曾戲言:“我什么都能抵擋,除了誘惑?!卑臀魅说謸踝×擞|手可及的誘惑,能開發而不開發,如此自警自律,委實令人敬佩。開發,自然是巴西直接受益;不開發,最終是全球間接受益,因為氧氣、物種、淡水、礦石等資源從來都不是巴西一國“獨樂樂”。在2016年奧運會開幕式上,巴西在用動人心魄的影像揭示殘酷環境問題的同時,也向世界傳遞了這樣的信息:我們缺電不是因為“差錢”,而是不愿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巴西人沒有提煉出“先憂后樂”這樣上升到哲學高度的格言,但卻擁有了這樣的實際行動和天下情懷。
晉商對中國社會進步與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余秋雨先生因之前對此了解不深甚至存有誤解而寫下了《抱愧山西》這一名篇。在國際社會中,以巴西為突出代表的拉美國家同樣處在了山西這樣委屈的位置。對于坐擁豐富資源而不“會”開采的這些發展中國家,局外人似乎已習慣了使用“坐在金山上的乞丐”來描述。這一說法頗有些“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意味,語氣中透著惋惜乃至不屑,但巴西被外界定性的“懶”,卻有其著眼長遠、立足全局的深層考慮。有鑒于此,在重溫余先生的《抱愧山西》后,筆者就禁不住將其中的“山”字更改為“巴”字,以此來表達對這個“歷經誤解而癡心不改”偉大國度的歉意、謝意和敬意。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浙江頭條)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