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魯店北路防止污水井頂拖提前安裝防汛筒,做好準備工作。 |
![]() |
北京排水集團第二管網分公司養護二班,汛前檢查雨水口。 |
每年的6月1日—9月15日是北京的汛期,作為一座超大型城市,北京的城市排水、防汛工作卻是貫穿全年的。日前,本報記者專訪了北京市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北排集團”)相關負責人。據介紹,在汛期之外的近9個月時間內,北排集團全體員工需要完成所有雨水口、下水管線的清掏、泵站的檢修保養、7100多個排河口的清淤、排水閘箱的檢查等常規工作。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北排集團針對城市積水“對癥下藥”,更加注重在排水的同時強化雨水的資源化利用和治污,以防止污染河流,做到“未病先治”。
⒈硬件設施不斷升級
近年來,為做好防汛工作,北排集團不斷改進升級硬件設施。北排集團副總經理張建新介紹,北京的立交橋大多是下凹式的,易積水,是防汛重點。截至目前,北排集團對中心城區74個下凹式立交橋進行了改造,通過新建雨水管線、增大管線管徑以及增加雨水箅子等措施,強化雨水收集能力;同時,通過對泵站進行抽升能力改造,以及增加潛水泵等措施,提高抽升能力,總抽升能力由38萬立方米每小時提升到72.4萬立方米每小時;在有條件的泵站建設調蓄池,當橋區排水達到飽和時,調蓄池便啟動運行,既能實現削峰、緩解內澇功能,又可積蓄雨水,推進雨水資源化利用,調蓄池的蓄水能力可達20萬立方米?!暗靡嬗谶@些硬件設施的改造提升,2016年‘7·20’暴雨時,北京市所有的下凹式立交橋都沒有發生積水情況?!?/p>
北排集團還投入使用一批新裝備,應急抽升能力由11.13萬立方米每小時提高至17.19萬立方米每小時,提升54%;共有大、中、小型移動搶險單元229組,單元抽排能力從180立方米每小時至5000立方米每小時不等,每單元負責區域由原來平均12平方公里縮小至7平方公里,從而使到達速度提高近1倍,時間縮短至15-30分鐘,提高了防汛布控覆蓋和保障能力。北排集團還相繼研制出了防汛筒、疊梁閘、擋水帶、擋水板等防汛“神器”,有效解決檢查井冒溢、客水匯入造成的積滯水問題。
張建新介紹,北排集團實現了所有隱患點位氣象狀況自動監測、預警、報警功能,還充分利用手機端,建立防汛微信企業號,整合防汛信息系統、車載泵站視頻系統等移動端功能,實現預警“全員通知”,同時深化防汛指揮平臺移動端應用,將積滯水信息及調度指令快速推送至單元長并提供路線方案。借助北斗信息系統,可以將雨水口的定位精確到50厘米,以便一線作業人員迅速準確找到雨水口,及時排水。
張建新也坦言:“盡管我們做了很多工作,但由于局地短時天氣難以預測,降雨突發性、不確定性強,應對有一定難度;部分城鄉結合部基礎設施依然薄弱,地下管網建設跟不上,特別是在應對極端天氣情況時,容易出現積滯水情況?!?/p>
⒉排水是個系統工程
行走在北京市的大街小巷,每隔一定距離,你就會發現路面上分布著形狀不同的水箅子,它們有一個統一的名稱“雨水口”,在北京城共有26萬余個。它們是我們肉眼可見的排水設施,卻還不是全部?!俺鞘信潘且粋€系統工程?!睆埥ㄐ轮赋?,雨水口是管道排水系統匯集地表水的設施,由進水箅子、井身及支管組成。整個城市排水系統除了雨水口,還包含管渠、排水溝、檢查井、泵站、排河口等。
“平面道路上積滯水點的位置每年都會出現一些變化,有四五十處,需要提前進行改造、疏通?!睆埥ㄐ陆榻B,北排集團大力推動社會化防汛,與各區配合,積極推進雨水箅子“門前雙包”機制,各單位、商戶、居民要確保垃圾、污水不入各自門前雨水口,并及時清理淤堵。
今年汛期,北排集團還聯合東城、西城、朝陽等各中心城區,試點在道路兩側雨水口附近施劃禁止停車標線,以防止降雨過程中因為車輛占壓,無法打開雨水口。
⒊綠色方法減少污染
近年來,北排集團在汛期排水中開始踐行“綠色理念”,即采取多種措施減少初雨及降雨造成的河道污染,而不是像過去一樣等到河道污染了再回頭治理。經過測算,前15毫米的降雨比較臟,如果直接排入河道,將會造成河道污染。為此,北排集團在西蓋板河試點空間調蓄,以確保15毫米以內降雨不排河,而是在經過再生水廠處理,形成再生水之后再排入河道;此外,在雨水口、排河口安裝垃圾攔截裝置,避免垃圾隨雨水排入河道;對部分截流堰進行改造,在保證行洪安全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初雨污染。
“綠色理念”的踐行得益于北排集團“廠網一體化”管理模式,將雨污水收集、處理、回用設施連接聯通,對污水、再生水、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和排水管網進行系統統籌和調度,以保證城市排水系統安全高效運轉。近年來,通過強化廠網一體建設,北排集團在市中心城區運營8300公里排水和再生水管線、97座雨污水泵站、11座再生水廠、5座污泥處置中心,確保了市中心城區污水基本全部收集,得到有效處理,出水水質達到地表水四類水體標準。
黑臭水體的治理一直是水環境改善中的重要任務,同時也是水體治理中的難點。北排集團也承擔著北京市中心城區黑臭水體的治理任務。據了解,近年來,污水的收集能力(管網建設)和處理能力(再生水廠建設)都有了很大提升,污水直排問題得到了根本治理。對于公共管線很難涉及到的村鎮,建設分散式的處理裝置。截污是第一步,讓河道有足夠的水源補充也是重要一步。據了解,目前北京年再生水回用量達9億—10億立方米,主要用于改善城市河湖水環境。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浙江頭條)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